English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1999-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为了深入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探讨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如何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之中,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以便使他们有发展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为迎接即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们特开辟“中学校长论坛”,邀请部分中学校长撰文,各抒己见。我们期待校长们的见解和经验能使大家开阔思路,受到启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跨世纪思考”也越来越具象、越来越现实了。集思广益的结果,使得一个词汇在世纪之交变得非常抢眼,这个词汇就是“创新”。

众所周知,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要从孩子抓起;一个国家有没有足够的科学储备,有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关键在基础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任何领域的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和基础教育分不开的。

江泽民总书记说:“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人的思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一般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出在青年时期居多。”而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年龄在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之间,正是江总书记所说的“最好年龄”的前奏,在这个前奏期加强创新教育,让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成为孩子的“第二天性”,对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持续所产生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的中学生,到2010年前后,正处在江总书记所说的“思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他们将责无旁贷地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用兵一时必须养兵千日,因此,目前在基础教育系统中开展“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创新教育”将使基础教育系统在建立当代中国的创新体系中有所作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系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开展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轨的关键所在。“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个性和创造潜质扼杀殆尽,它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之路越走越窄。要想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寻找其薄弱处下手。而这个薄弱处正是长期被忽略和冷落的创新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既是冲出“应试教育”怪圈的突破口,也是转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创新教育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扬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知识只有创造性地运用才是力量,知识只有不断创新才永远是力量。

结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我认为,在基础教育系统特别是中学开展创新教育,应该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基础教育系统要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如果恪守应试教育的陈规,老是用应试教育的思路、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优劣,就会对创新教育格格不入,甚至产生抵触。

在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开展创新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上。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要使创新教育体现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中,比如,我们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动力就是人类在不断创新;通过“现代少年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未来社会,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自创自编创造发明课教材,让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特征,了解科学创新的范例,学习世界杰出的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总之,通过方方面面的教育,最终要让学生们明白,人之所以为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加快教学内容的调整步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出现两大趋势,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能产生新知识,融合也能产生新知识,而无论是突破还是融合,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在现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中,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减少记忆性知识的分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发现进行发明创造的课题,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关心和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增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合并,加以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赏创新意识,倡扬创新思维,鼓励创造发明。具体地讲,就是一方面在正常的课业学习和测试中,提倡解题思路有新意、学习方法有创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发明创造实践,锻炼磨合创造性思维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整个教学管理中,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这方面,可以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方法,如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成果;建立跨班级的各类学生组织,使学生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并为他们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将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实验室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设施、有场地;创办学生自己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等。

正确处理好“共同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将“有教无类”的博爱精神和“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强有弱,人的创新能力有大有小,正视这个事实,就要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对一些超常学生进行特殊教育。这才是对每个学生负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未来的英才,并对未来的英才适时地进行特殊教育。实施创新教育,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英才教育机制”。

未来的社会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科学家、技术人员需要创新,就是从政、从文、从艺、从工、从农、从商的人,也要不断地有新思想、新路子。行行有发明,人人有创造,处处有发明,时时有创造,整个社会才有活力,才会进步。因此,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而且要培养千千万万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石,在这方面任重道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曾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并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正是我们今天开展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